欢迎访问泰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
泰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

政风热线·问答汇?丨共青团民生热点4问

发布日期:2025-10-09

9月29日上午10:00,共青团泰州市委员会、共青团海陵区委员会、共青团高港区委员会、共青团姜堰区委员会走进《12345·政风热线》节目,共同上线直播。

01

泰州青年夜校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

答:今年以来,泰州市级青年夜校共举办4期,设置办学点19个,开设45门课程,服务青少年群体1000余人。其中,专门针对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兴青年群体技能提升和放松身心需求,开办“小哥夜校”;关注暑期回泰大学生群体,开办“凤还巢”暑期夜校;回应单身青年“另一半”需求,开办“青缘夜校”,通过特色办学精准服务各类青年群体。“青年夜校”已经成为泰州青年提升职业技能、丰富社交场景、充实业余生活的时尚新选择,“白天上班、晚上充电”成为青年生活的一种常态。夜校爆火的同时,我们也在冷静思考,爆火原因是什么?服务青年民生项目的发力点在哪?这需要我们紧紧围绕“青年和人才友好”这一落脚点。

一是青年在哪里集聚,就在哪里办学。办“青年身边的夜校”,提档升级现有阵地,以“旗舰店”辐射带动周边“青年之家”等团属阵地,承接配送特色课程;联建打造共享阵地,联合党群活动中心、“职工之家”等平台,“分区布局、分时使用”;链接拓展社会阵地。联合青年常去的书店、咖啡店等热门场所,以“组织化项目导流”推动“社会化支持合作”。

二是青年喜欢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收集全市不同领域的2000余名青年需求。经过充分调研之后,一份青年夜校的课程表新鲜出炉:既有吉他弹奏、国画书法等才艺特长,又有中医养生、美妆编织等生活技能,也有乒乓球、瑜伽等健身运动……热门课程上线仅5分钟就被“一抢而空”,青年学习热情远超我们的预期。

三是青年有什么需求,就最大化去回应。把费用让利给青年。通过社会化筹措,让上课费用“一降再降”。我们在试点青年夜校免费版,场地共享、耗材共用,师资招募志愿者解决,让青年不花一分钱、无忧去上课。把时间让渡给青年。有不少学员咨询夜校只有晚上有吗?通过调研发现,已有子女的青年,考虑到照顾家庭,更倾向于工作日午间上课。由此,我们试点上线青年午校,专门为晚上没时间、中午有精力的青年打造“解乏课程”,虽然工作的“时间战线”拉长了,但青年的需求切实得到了满足。

报名青年夜校请关注团市委官方微信号“青春泰州”或“泰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官方微信号,点击对应报名微信即可报名。

02

泰州作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发布了一揽子政策措施,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泰、回泰、留泰,海陵区也同步入选试点县域,请问海陵区做了哪些方面的创新实践呢?

答:海陵区抢抓省级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全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契机,打造了“扬帆海陵”青年和人才工作项目,就是想以实打实的举措,让来泰、回泰、留泰的青年能感受到温暖、找到归属感。在“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上,海陵区做了三方面创新实践。

第一,先解决青年“找组织”的便利问题。我们有青年和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就选在青年爱去、常去的城南。青年朋友一来海陵,不管是问政策、领人才礼包,还是需要创业指导,都能“找得到门、办得成事”,这个中心就是大家来泰启航追梦的“起锚地”。

第二,聚焦青年求职创业的住宿难题。我们按“青年在哪里聚集,站点就建在哪里”的原则,建了9家青年人才驿站,城东、城南、城西,还有九龙、华港、红旗这些中心城区和近郊乡镇都覆盖到了。来泰求职创业的青年,能在这儿享14天免费住宿,不用为“住哪儿”犯愁。我们还和区委人才工作局一起就驿站管理办法联合发文,放宽了申请条件:学历上,大专及以上在读或毕业的青年都能申请;年龄上,要是有硕士以上学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中级以上职称,年龄能放宽到40周岁,就是想让更多青年能享受到这份便利。

第三,今年我们专注打造青年发展型街区,想让青年在海陵不仅能安居、能干事,还能有地方“玩得好、融得进”,真正激发大家的发展活力。聚焦青年需求,我们联合区委人才工作局围绕青年创新创业、社交娱乐、文化体验这三大核心需求,建了“四街一河”特色街区矩阵,还把每月10日设成“青年和人才友好日”,现在已经有30户街区商家愿意在这一天给青年送专属优惠;我们创新开展“青创接力 创业启航”培育活动,请优秀的青年企业家、相关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来当导师,给青年做创业培训、搞座谈沙龙、帮着对接资源,到现在已经办了5场培训班,1场沙龙,给293名青年提供了个性化指导,帮大家少走创业弯路;我们还特别关注街区里的团员青年,成立了海陵区快递行业团支部,考虑到青年的社交需求,举办“引力派”系列交友活动,目前已开展4场,帮80余名青年搭建了交流平台,让大家在海陵能交到朋友、找到归属感。

03

很多大学生参加了各县区团委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请问姜堰在这项活动的开展中,今年有什么创新点吗?

答:姜堰的高校学生暑期实践,有个专属品牌叫“堰归来”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们结合家乡产业发展需求和学子专业方向,精心募集了400余个涵盖机关单位、重点企业、民生服务领域的实践岗位,最终吸引300余名姜堰籍高校学子上岗。这些岗位不只是“实践机会”,更让学子们能近距离触摸家乡的发展脉搏 ,比如在企业参与项目研发、在社区助力基层治理,真正把课堂知识和家乡实际结合起来,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筑牢了他们和家乡的情感联结。而在推进“堰归来”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对姜堰籍学子的关怀与赋能,不该只局限于“假期返乡实践”这一种形式。还有很多在外求学的学子,可能暂时没机会回来实践,但他们同样想了解家乡的发展、需要成长路上的指引。于是,今年我们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启动了“堰启航”项目,从“请学子回来”转向“主动走出去服务学子”,今年也陆续在南京各高校办了学子联谊活动。这个项目主要围绕四个核心维度发力:一是“赋能成长”,比如邀请高校教授、优秀校友,给准大学生或低年级学子做生涯规划、课业学习指导;二是“增强认同”,通过分享家乡的发展变化、组织学子联谊,让在外学子始终能感受到 “家乡在关注我”;三是“政策直达”,主动向他们解读姜堰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让他们知道未来如果想回来发展,有哪些机会和支持;四是“校地联动”,借助学子的资源,搭建高校和家乡企业、部门的合作桥梁。说到底“堰启航”一方面是想织密人才回流的“纽带”,让在外学子随时能找到与家乡联结的“接口”,未来愿意回来建设家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培养他们的“反哺意识”。 哪怕暂时在外发展,也能记得把自己的专业优势、人脉资源和家乡需求结合起来,成为助力姜堰发展的“远方力量”。

04

共青团在青年助力基层治理上做了不少积极探索,在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等一线,都能看到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活跃的身影,请问高新区在这方面开展情况如何?

答:在高新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工作,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叫“志青春”,寓意是青春在志愿奉献中闪光。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更多团员青年参与到社区治理、文明城市守护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中。一开始我们零散的与属地泰职院和南中医泰州校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后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服务需求很大,学校也期待有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熟悉基层了解基层。我们一拍即可,在2022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夕,成立了“志青春”校地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如何实现供需匹配,我们也和学校一起摸索出“镇街社区点单,高校团组织派单、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接单,区镇两级团组织保障”模式,社区需要什么服务、直接提需求,成员单位发布志愿服务清单,大学生志愿者们主动认领任务;团组织负责做好协调保障工作,确保项目能落地。现在每年上下半年我们都会集中发布一批志愿服务清单,累计征集286条村居需求,发布154个志愿服务项目,超千名大学生参与进来,服务覆盖超三分之二的村居,基层反馈较好。

以“志青春”青年志愿服务合作联盟为载体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获评了省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我们一边利用好团系统资源,一边积极链接社会力量,现在像扬子江药业、泰州市人民医院等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入“志青春”的队伍,为基层一线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

来源:泰州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