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企业与劳动者合理确定各类岗位人员的薪酬水平,促进人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上海、江苏、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对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内300户制造业企业、12.1万从业人员2023年工资性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形成《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造业企业市场工资价位》,并联合向社会发布。
本次调查的职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的职业小类划分。示范区制造业企业市场工资价位数据指不同职业小类从业人员在2023年取得的全部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
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造业企业市场工资价位(单位:元/年)
随着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以及工资折算办法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式也随之调整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公布了最新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95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3天(法定节假日)=248天
季工作日:248天÷4季=62天/季
月工作日:248天÷12月=20.67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3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
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企业等单位依法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按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事业单位按职工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进行折算。职工小时工资收入按职工日工资收入除以8小时进行折算。